怎么安置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1、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由誰安置?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由縣、市土地管理機關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單位和有關單位分別負責安置。2、安置的主要途徑有哪些?安置的主要途徑有:(1)發展農業生產。改良土
1、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由誰安置?
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由縣、市土地管理機關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單位和有關單位分別負責安置。
2、安置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安置的主要途徑有:
(1)發展農業生產。改良土壤。興修水利,改善耕作條件;在可能和合理的條件下,經縣、市土地管理機關批準,適當開荒,擴大耕地面積;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結合工程施工幫助造地,但要按造地數量相應扣除安置補助費。
(2)發展社隊工副業生產。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下,因地制宜,興辦對國計民生有利的工副業和服務性事業。
(3)遷隊或并隊。土地已被征完或基本征完的生產隊,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織遷隊;也可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與附近生產隊合并。
3、安置不完的勞動力該怎么辦?
確實安置不完的剩余勞動力,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勞動計劃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可以安排到集體所有制單位就業,并將相應的安置補助費轉撥給吸收勞動力的單位;用地單位如有招工指標,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同意,也可以選招其中符合條件的當工人,并相應核減被征地單位的安置補助費。
生產隊的土地已被征完,又不具備遷隊、并隊條件的,本隊原有的農業戶口,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可轉為非農業戶口或城鎮戶口。原有的集體所有的財產和所得的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由縣、市以上人民政府與有關社隊商定處理,用于組織生產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不準私分。
4、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或城鎮戶口的有什么救濟措施?
經批準安排被征地單位人員就業的,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或城鎮戶口的,相應的糧食供應指標以及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安置工作,分別由當地勞動、公安、糧食、民政部門負責辦理。
地出讓收益中安排。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政府批準的安置補助費用不足以滿足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需求,那么剩余的資金將從國有土地出讓收益中支付。這意味著政府需要確保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得到充分保障,以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平。
國有土地出讓收益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政府需要在保障被征地農民權益的同時,合理利用國有土地出讓收益,以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做法有助于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提高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
該內容由 律師 和 微辦案 共創回答該批次涉及南安鎮東山村、花園村、梅山村、新安村、新華村、新民村、新珠村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貨幣、社保方式安置,需要安置農業人口146人,安置的勞動力人口102人。其中貨幣安置146人(社會保險安置46人)。另使用八0一廠國有土地,由于八0一廠已為職工全部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故本批次使用八0一廠國有土地只進行貨幣安置,不進行社保安置。根據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集體土地被征地后必須安置好村民的生產、生活,使被征地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低于被征地前的生活水平。
可見,江西省大余縣征地補償把水田、旱田、林地,住宅用地等都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劃分。一般在大余縣,如果是征收水田的話,土地補償按照年產值的十倍進行,另外補償費用也有參考依據。但實際上不可能所有的鄉鎮包括農村的補償標準都是一樣的,以大余縣政府出臺的方案作為重要的參考,本地政府擬定補償標準的時候上下也是有所浮動的。
一、江西省大余縣征地補償的依據是什么?
1、征收水田2.2824公頃,土地補償倍數10倍,安置補償倍數7倍,該水田征地統一年產值為3.258萬元/公頃,補償標準為55.386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126.4130萬元。
2、征收旱地0.3485公頃,土地補償倍數10倍,安置補償費用7倍,該旱地征地統一年產值為2.183萬元/公頃,補償標準為37.111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12.9332萬元。
3、征收園地0.1509公頃,補償標準為55.386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8.3577萬元。
4、征收林地1.1801公頃,補償標準為19.5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23.0120萬元。
5、征收其它農用地0.6222公頃,補償標準為19.5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12.1329萬元。
6、征收住宅用地2.9162公頃,補償標準為37.111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108.2231萬元。
7、征收未利用土地1.3503公頃,補償標準為11.1萬元/公頃,補償費用為14.9883萬元。
征地總費用為306.0602萬元,綜合標準為34.5807萬元/公頃。
另使用國有土地0.1861公頃,其中未利用土地0.1861公頃,使用國有土地補償標準參照征收同類集體補償標準,具體補償標準為11.1萬元/公頃,使用國有土地總費用為2.0697萬元。
為了確保征地及使用國有土地補償費的合理使用,我縣要求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八0一廠將征收集體土地和使用國有土地補償費收支情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八0一廠職工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對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我縣征地補償標準和使用國有土地補償標準符合法律規定的標準,做到了合理合法。
●征地農業人員怎么安置
●被征地農民安置方式
●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征地勞動力安置補償
●征地農民安置補償方案
●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費
●政府征地后,怎么安置農民
●被征地農民安置方式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該如何安置農民生活
●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支出
內容審核:陳博揚律師
來源:臨律-怎么安置因征地造成的農業剩余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