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法律主觀:《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規定了13種貿易術語,依據賣方承擔責任從小到大排列,分別為:EXW(工廠交貨)、FCA(貨交承運人)、FAS(船邊交貨)、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規定了13種貿易術語,依據賣方承擔責任從小到大排列,分別為:EXW(工廠交貨)、FCA(貨交承運人)、FAS(船邊交貨)、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運費保險費)、CPT(運費付至)、CIP(運費保險費付至)、DAF(邊境交貨)、DES(目的港船上交貨)、DEQ(目的港碼頭交貨)、DDU(未完稅交貨)、DDP(完稅交貨)。具體解釋為:1.EXW(工廠交貨):在賣方的工廠交貨;交貨后風險轉移;運輸由買方負責;買賣雙方都不負責保險,但由于貨交買方后買方負責運輸,風險由買方負責,因此一般都由買方參加保險;買方負責出口 關稅 和進口關稅。 2. FCA(貨交承運人):貨交承運人;交貨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買方負責;買賣雙方都不負責保險,但由于貨交買方后買方負責運輸,風險由買方負責,因此一般都由買方參加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3. FAS(船邊交貨):在船邊交貨;貨越過船邊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買方負責;買賣雙方都不負責保險,但由于貨交買方后買方負責運輸,風險由買方負責,因此一般都由買方參加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4. FOB(船上交貨):在裝運港船上交貨,交給承運人;貨越過船舷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買方負責;買賣雙方都不負責保險,但由于貨交買方后買方負責運輸,風險由買方負責,因此一般都由買方參加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5. CFR(成本加運費):在裝運港船上交貨,交給承運人;貨越過船舷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買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6. CIF(成本運費保險費):在裝運港船上交貨,交給承運人;貨越過船舷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7. CPT(運費付至):貨交給第一承運人;貨交給第一承運人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買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8. CIP(運費保險費付至):貨交給第一承運人;貨交給第一承運人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9. DAF(邊境交貨):在買方的邊境交貨;貨交給買方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10. DES(目的港船上交貨):在買方指定的船上交貨;貨交給買方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11. DEQ(目的港碼頭交貨):在買方指定的目的港碼頭交貨;貨交給買方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12. DDU(未完稅交貨):在買方指定的目的地點交貨;貨交給買方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13. DDP(完稅交貨):在買方指定的目的地點交貨;貨交給買方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和進口關稅。
組別術語縮寫術語英文名稱術語中文名稱
E組發貨EXWEXworks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F組主要運費未付FCAFreeCarrier交至承運人(……指定地點)
FASFreeAlongSide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FOBFreeOnBoard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C組主要運費已付CFRCostandFreight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保險加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PTCarriagePaidto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IPCarriageandlnsurancePaidto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D組貨到DAFDeliveredatFrontier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DESDeliveredEXShip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DEQDeliveredEXQuay目的港碼頭交貨(……指定目的港)
DDUDeliveredDutyUnpaid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DDPDeliveredDutyPaid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
該內容由 張勝云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國際商會(icc)重新編寫的《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2010,2010通則),是國際商會根據國際貨物貿易的發展,對2000通則的修訂,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開始全球實施,2010通則較2000通則更準確標明各方承擔貨物運輸風險和費用的責任條款,令船舶管理公司更易理解貨物買賣雙方支付各種收費時的角色,有助于避免現時經常出現的碼頭處理費(thc)糾紛。此外,新通則亦增加大量指導性貿易解釋和圖示,以及電子交易程序的適用方式。雖然2010通則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并非2000通則就自動作廢。因為國際貿易慣例本身不是法律,對國際貿易當事人不產生必然的強制性約束力。國際貿易慣例在適用的時間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舊法”的說法,即2010通則實施之后并非2000通則就自動廢止,當事人在訂立貿易合同時仍然可以選擇適用2000通則甚至1990通則。相對2000通則,2010通則主要有以下變化。(1)13種貿易術語變為11種;(2)貿易術語分類由四級變為兩類;(3)使用范圍的擴大至國內貿易合同;(4)電子通信方式被2010通則賦予完全等同的功效。以上內容整理自《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朱金生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國際貿易實務》(張燕芳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2000通則和2010通則的主要區別incoterms2010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0與2000相比主要變化有:1.貿易術語的數量由原來的13種變為11種。2.刪除incoterms2000中四個d組貿易術語,即ddu(delivereddutyunpaid)、daf(deliveredatfrontier)、des(deliveredexship)、deq(deliveredex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組中的ddp(delivereddutypaid)。3.新增加兩種d組貿易術語,即dat(deliveredatterminal)與dap(deliveredatplace)。4.e組、f組、c組的貿易術語不變。主要變化及說明1.兩種新的術語——dat和dap通則已經將13種不同的術語減為11種。dat和dap(指定目的地和指定地點交貨),取代了daf,des,deq和ddu而實現的。所謂dat和dap術語,是“實質性交貨”術語,在將貨物運至目的地過程中涉及的到所有費用和風險由賣方承擔。此術語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因此也適用于各種daf,des,deq以及ddu以前被使用過的情形。2.11種貿易術語的分類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下列關于貿易術語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采用fob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下列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賣方有義務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采用EXW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賣方有義務自費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采用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采用fob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有哪些
●根據2010通則,下列貿易術語
●【民法典專欄】第39期 以案說“典” | 物權通則——物權變動(上),民法典物權篇解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劉佳律師
來源:臨律-根據國際貿易術語通則2010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