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補償聽證規定2025,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組織聽證時間,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的組織聽證時間,通常是在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后的一定期限內進行。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如認為
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的組織聽證時間,通常是在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后的一定期限內進行。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如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具體來說: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內容,公告期限至少為三十日。這是為了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組織聽證的條件:在公告期間,如果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認為其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那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
聽證會的時間:被征地人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政府會根據這一要求,在合理的時間內安排并組織聽證會,以確保相關利益方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和考慮。
綜上所述,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的組織聽證時間,是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后的至少三十日公告期內,如多數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提出異議,則在異議提出后的適當時候進行。具體聽證時間需根據當地政府的安排確定。
法律分析:征地補償安置中有以下的內容需要聽證:1、補償標準;2、安置方式;3、社會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第二款 第三款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1)必須是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其他情況下征收房屋,不需要召開聽證會;
(2)需要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多數一般來說,只要超過半數即可。
(3)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只要具備《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條件,市、縣級人民政府必須組織聽證會。
(4)參加人為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因房屋征收不僅涉及被征收人的利益,同時還涉及其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因此聽證代表除被征收人外,還應包括社會公眾代表。
一、房屋拆遷補償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1、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后,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政府機關。
2、區、縣政府機關通知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控制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居民常住戶口分戶手續;房管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停止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予、分戶等手續;被拆遷單位停止建筑物、構作物的改建、擴建和裝修等工程;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停止核發營業執照。
3、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4、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5、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就拆遷事項的權利義務,如補償形式、金額、應安置人口、應安置面積、安置地點、層次、搬遷過渡形式、期限、違約責任等作明確規定。
二、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可以按照當地的拆遷標準及集資時所占的比例補償。
拆遷補償的流程:
1、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后,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政府機關。
2、區、縣政府機關通知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控制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居民常住戶口分戶手續;房管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停止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予、分戶等手續;被拆遷單位停止建筑物、構作物的改建、擴建和裝修等工程;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停止核發營業執照。上述通知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暫停辦理的期限為12個月,需要延長的,應向拆遷房屋所在地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提出申請,經批準可延長不超過6個月,如需超過6個月的,須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批準。
3、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4、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5、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就拆遷事項的權利義務,如補償形式、金額、應安置人口、應安置面積、安置地點、層次、搬遷過渡形式、期限、違約責任等作明確規定。
拆遷安置補償必須開聽證會么?昨日,南都記者從惠城區法制局獲悉,為做好惠州大道馬安新群段南側綠化帶項目用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工作,將于9月18日在馬安鎮政府召開相關聽證會。據統計,這是近期來惠城區第四場與拆遷有關的聽證會。到底什么情況下舉行聽證會?安置補償標準如何得出?南都記者就此采訪了惠城區法制局相關負責人。1有關集體土地上房屋安置補償2/3以上村民代表棄權可不舉行聽證會惠州大道馬安新群段南側綠化帶項目用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政策聽證會,聽證內容涉及國有土地房屋征收和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兩者合二為一舉行聽證會。“不同性質的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聽證會,召開依據有些不同。”昨天上午,惠城區法制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聽證會,首先由國土部門根據調查摸底,將補償安置實施方案進行公示,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的要求,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要求聽證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組織聽證;放棄聽證權利的,須有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的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或村民簽名同意放棄聽證權利的證明。2有關國有土地上房屋安置補償拆遷戶雖少但爭議大的須召開聽證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方案聽證會,按照政策法規,在公示和征求意見階段,與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沒有任何區別,不過,在判斷是否舉行聽證會的依據上有所不同。首先,涉及人數較多的,比如隆生大橋項目、市民公園一期項目等都涉及到幾百戶的利益,城際軌道西湖段拆遷涉及到900多戶,因此必須召開聽證會,而人數較少的項目一般選擇不召開聽證會。不過,雖然人數較少,但是對征收安置補償方案存在很大的爭議,此種情況下,應該舉行聽證會。據了解,東坡祠復修項目雖然涉及到的人數比其他項目要少,不過,收集意見階段,大家對征收補償方案爭議較大,因此,舉行了聽證會。3有關聽證會后拆遷戶意見的處理分類整理綜合考量得出安置補償標準“聽證人員的數量不是隨便定的,按照要求,有一個比例,就是要達到所有被拆遷戶的8%-10%。”該負責人介紹稱,9月18日即將在馬安鎮召開的聽證會,按照被拆遷戶數,經過換算,最終確定聽證代表共15人。其中,新群村、新樂村各推選1名村委會干部代表;被征收人代表13名,從擬征收范圍內自愿報名參加聽證會的房屋業主和承租人中產生。另外將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1人列席。該負責人透露,會把收集上來的信息進行分類整合,比如補償標準、回撥地等問題。根據問題,將集中國土、財政、征收等單位,進行研究討論,對原來的實施方案進行修改,“比如說過渡時期的安置費,肯定會根據不同地點,有不同的標準,這就需要多部門提供信息作為參考了,市民公園一期的20元/平方米過渡安置費就是這樣綜合考慮得出的。
需要進行聽證,聽證程序在征地拆遷中保障被征地拆遷人參與權的必要程序。不管是征地過程還是拆遷過程中,都會涉及聽證程序。
聽證會的舉行應當嚴格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公開舉行,行政機關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的七日內將聽證的時間和地點通知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在必要時進行公告。如果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認為聽證會的主持人和聽證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其進行回避。同時在舉行聽證會時,負責審查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理由,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進行質證和申辯。
一、在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進行修改。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時,應當附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舉行聽證會的,還應當附具聽證筆錄。
對于擬定或者修改基準地價、組織編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規劃、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擬定非農業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方案等事項以及在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或者出現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時,如果這些事項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重大利益的,相關部門要根據需要組織聽證。
國土資源部今年制定和公布了《國土資源聽證規定》,明確了征地補償安置聽證制度。確立征地補償安置聽證,主要是因為在征地過程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隨著開發區熱的興起,地方政府征地的規模不斷擴大;二是低價征地問題嚴重,安置補償不到位,尤其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征地補償標準普遍偏低;三是不注重農民在征地過程中的參與權,征地公告制度在征地批準后進行,缺乏被征地農民參與的協商機制等,甚至引發了大量征地補償和安置糾紛。被征地農民失地又失業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目前,國家正在開展完善征地制度的工作,以從根本上解決征地存在的問題。在國家對征地制度未完善前,確立征地補償安置聽證,是完善征地程序和補償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聽證包括哪些內容?征地補償安置聽證制度,具體包括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的聽證、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的聽證,不包括對征地行為本身的聽證。
1.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的聽證。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是指地方根據《法》和地方性規規定的標準確定的某一區域的征地補償標準。因為《土地管理法》只對征用耕地的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做了規定,同時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確定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確定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在實踐中,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制定地方性土地管理法規中,基本上確立了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征地補償標準。而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是針對某一相對具體的區域確定的補償標準,直接關系到該區域內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擬定或者修改時,應當舉行聽證。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的聽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地方性法規授權市、縣政府制定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的,則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組織聽證。國土資源部門在組織聽證時,向社會發布聽證會公告書,該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廣大農民都可以申請或者推選代表參加聽證。聽證應當作成聽證筆錄,并根據聽證筆錄作成聽證紀要,在報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時附具聽證紀要。
2.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的聽證。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是指某一具體的征地項目涉及的具體被征地塊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與“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個涉及具體當事人的方案,后者則是一個在一定區域內適用、不針對具體當事人的規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是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擬定,因此,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的聽證,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在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并報批前,應當告知被征地塊的承包經營權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等有權要求聽證的人,并根據其申請組織聽證。聽證應當作成聽證筆錄,在報批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時附具聽證筆錄。此外,《國土資源聽證規定》還明確了編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聽證,在規劃階段著手解決具體地塊的征地問題,使征地行為在編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聽證中得以反映,以切實保障廣大農民在征地中的參與權。
●征地拆遷補償聽證規定最新
●征地拆遷補償聽證規定文件
●征地拆遷聽證要注意事項
●征地拆遷補償聽證規定是什么
●征地拆遷聽證會
●征地補償聽證會包括哪些內容
●拆遷補償聽證會
●征地補償標準聽證會
●征收補償方案聽證會多久拆
●征地補償聽證發言材料
●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組織聽證時間是多久
●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公告組織聽證時間是多久
●征地聽證會后多久出安置公告
●征收土地聽證會是怎么回事
●征地補償標準聽證會
●征收補償方案聽證會
●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聽證會
●征地補償聽證會包括哪些內容
●土地征收聽證辦法
●征收土地聽證告知書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征地拆遷補償聽證規定文件,征地補償聽證會包括哪些內容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黃諾
內容審核:李軒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