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新標準云南德宏2025,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征地統一產值補償標準是多少,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征地統一產值補償標準是多少?
補償標準:一類區片:勐煥街道辦事處、芒市鎮、風平鎮,平均補償標準:53606元/畝;芒市鎮、風平鎮,平均補償標準:48099元/畝。二類區片:軒崗鄉、江東鄉、勐戛鎮、芒海鎮、遮放鎮(遮放農場管委會),平均補償標準:36108元/畝。三類區片:五岔路鄉、西山鄉、三臺山鄉、中山鄉,平均補償標準:26265元/畝。補償標準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不包含被征收土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用,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調整并公布,與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配套實施。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批準《昆明市征地補償標準(修訂)》規定云南省楚德宏州芒市土地共有三類:一類區片范圍:勐煥街道辦事處、芒市鎮、風平鎮(規劃區內),平均補償標準:53606元/畝;芒市鎮、風平鎮(規劃區外),平均補償標準:48099元/畝。二類區片范圍:軒崗鄉、江東鄉、勐戛鎮、芒海鎮、遮放鎮(遮放農場管委會),平均補償標準:36108元/畝。三類區片范圍:五岔路鄉、西山鄉、三臺山鄉、中山鄉,平均補償標準:26265元/畝。
一、征地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征占林木補償標準
1、林木補償標準
(1)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
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
(2)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
(3)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
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
(4)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補償標準
一般林木(楊柳榆槐等)
幼齡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
中齡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3、森林植被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地每畝120000元;
未成林每畝86600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63360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每畝7667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畝50000元;
宜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每畝43340元。
4、林業設計費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總和的3%收取.
三、果樹補償標準
1、蘋果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150-2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300-45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600-18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00元。
2、梨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45-1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150-30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1900-2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200元。
3、桃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45-9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150-280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補償350-68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280元。
4、葡萄樹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補償30-55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補償40-15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補償150-33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90元。
5、棗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30-8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50-12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補償520-13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80元。
6、杏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45-185元;
初果期(4-7年)平均每株補償200-31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補償50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80元
注:本標準僅供參考,被征地農民可以在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官方網站查詢。
云南省楚德宏州芒市土地征收補償標準分為三類區片,一類區片的平均補償標準為53606元/畝,二類區片為36108元/畝,三類區片為26265元/畝。補償標準包含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包括青苗和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用。
法律分析
補償標準:一類區片:勐煥街道辦事處、芒市鎮、風平鎮,平均補償標準:53606元/畝;芒市鎮、風平鎮,平均補償標準:48099元/畝。
二類區片:軒崗鄉、江東鄉、勐戛鎮、芒海鎮、遮放鎮(遮放農場管委會),平均補償標準:36108元/畝。
三類區片:五岔路鄉、西山鄉、三臺山鄉、中山鄉,平均補償標準:26265元/畝。
補償標準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不包含被征收土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用,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調整并公布,與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配套實施。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批準《昆明市征地補償標準(修訂)》規定云南省楚德宏州芒市土地共有三類:
一類區片范圍:勐煥街道辦事處、芒市鎮、風平鎮(規劃區內),平均補償標準:53606元/畝;芒市鎮、風平鎮(規劃區外),平均補償標準:48099元/畝。
二類區片范圍:軒崗鄉、江東鄉、勐戛鎮、芒海鎮、遮放鎮(遮放農場管委會),平均補償標準:36108元/畝。
三類區片范圍:五岔路鄉、西山鄉、三臺山鄉、中山鄉,平均補償標準:26265元/畝。
拓展延伸
德宏州芒市征地補償政策調整及影響分析
近期,德宏州芒市對征地補償政策進行了調整,引起了廣泛關注。根據新政策,征地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進行了修訂,旨在更好地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后的補償標準將更加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土地質量、農作物種植情況及市場價格等因素。
這一政策調整將對德宏州芒市的農民和農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首先,農民將獲得更為公平合理的補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其次,補償標準的調整將激勵農民更加積極地參與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產出和農村經濟效益。此外,政策調整還將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產業升級。
然而,政策調整也可能帶來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如何確保補償標準的執行與監督,避免出現不公平和腐敗現象,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另外,政策調整可能引發土地流轉和農民就業問題,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轉崗培訓。
綜上所述,德宏州芒市征地補償政策的調整將對農民和農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在政府、農民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下,相信這一政策調整將為德宏州芒市的農村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結語
德宏州芒市征地補償政策的調整將對農民和農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新的補償標準更加科學合理,保護了農民的權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調整將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激勵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農業生產,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產業升級。然而,政策調整也需要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解決土地流轉和農民就業問題。在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這一調整將為德宏州芒市的農村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修正):第二章 公路規劃 第十三條 公路建設用地規劃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當年建設用地應當納入年度建設用地計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鄉規劃的實施 第四十一條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占用農用地;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后,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后,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征收土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4、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5、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
6、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
7、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8、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9、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10、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16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這個整理是針對云南省的征地所作出的補償標準,別的地區的不要以這個為參考,每個地區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補償標準是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來決定的。并且所有的征地補償國家都是合理的,都是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大家不要做釘子戶,要積極配合國家。
云南省的地址比較特殊以至于相關的征地補償辦法有也有比較的特殊,那么對于云南省相關州市的征地補償辦法標準是怎樣的呢?根據征地補償辦法標準規定,云南省的征地補償標準應該分別以土地補償以及安置補償分別進行賠償。
征地補償新標準2018
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
一、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二、征地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云南省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云南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1
●云南拆遷律師電話
●2020年云南拆遷補償標準
●云南省最大的拆遷工程
●云南拆遷辦
●云南拆遷資質
●云南最大的拆遷工程
●2020年云南拆遷補償標準
●云南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估價辦法
●德宏 瑞麗 土地 出售
●德宏 瑞麗 土地 出售
●云南瑞麗土地出租
●云南省徳宏州瑞麗市
●云南省德宏自治州瑞麗市
●瑞麗土地拍賣
●瑞麗市住宅用地價格
●德宏州征地條例
●德宏瑞麗土地出租
●云南省瑞麗市土地出售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云南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1,云南2020年拆房賠償明細表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孟言一
內容審核:李軒教授